新华社无锡7月18日电 题:不做“黑池第二”,无锡打造体育舞蹈“中国样本”
——专访WDSF主席郑志华
新华社记者肖亚卓、王恒志
“我不希望无锡成为‘下一个谁’。不是‘黑池第二’,不是复制任何传统赛事,而是发展出属于中国、属于亚洲自己的体育舞蹈模式。”世界体育舞蹈联合会(WDSF)主席郑志华在第三届亚洲体育舞蹈节期间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。
体育舞蹈是由标准舞和拉丁舞构成的体育竞赛项目,兼具艺术性与竞技性。WDSF作为该项目的全球管理机构,同时也是国际奥委会承认的国际单项体育组织。2023年,WDSF与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(CDSF)以及无锡当地政府及相关企业合作,推出了亚洲体育舞蹈节这一品牌活动。
从2023年首届举办至今,亚洲体育舞蹈节已走到第三个年头。作为WDSF官方认证的国际顶级赛事平台,这项在无锡举办的多元化舞蹈盛会,正逐渐形成自己的办赛模式与风格。而在郑志华看来,这种“有别于传统、走向未来”的探索,正是它最独特的意义所在。
“像英国的黑池(舞蹈节)、德国的斯图加特(体育舞蹈公开赛),这些传统的赛事,他们有自己的历史地位。这是来源于传统、来源于项目起源地的一种优势,但无锡有自己的定位,无论是场地选择、赛程安排、还是在配套活动设计上,都有区别于传统赛事的创新,而且我们现在能看到这些创新带来的良好效果,我坚信无锡能成为世界体育舞蹈板块上的另一个中心城市。”郑志华说。
与传统欧洲赛事多以剧院或舞厅为舞台不同,亚洲体育舞蹈节自创办以来,始终坚持体育场馆化、赛事标准化的发展思路。在郑志华看来,这一模式不仅没有削弱舞蹈的艺术表现力,反而为体育舞蹈带来了更强的传播力与未来感。
“很多国外选手第一次来到这里,会惊讶于这里的灯光、音响、屏幕、舞台布局和动线设计。”他说,“我们希望给每一位舞者、每一位观众留下‘走进一场沉浸式赛事’的记忆。”
郑志华介绍,从各方筹划这项活动开始,他们就有意选择了“Festival(节)”这个词,而不是某项具体赛事的名称。其初衷正是希望打造一个不止于国际高水平竞技的赛事平台,更是融合了公益大师课、青少年培训、行业展会等多种配套内容的综合性嘉年华。
他特别强调,无锡不仅仅是在打造一场赛事,更是在输出一种可供全球参考的“体育舞蹈赛事活动新模式”。
“无锡正在树立一个面向未来的范例,非常具有未来感,也非常先进。”这位来自新加坡的前职业拉丁舞选手表示。
亚洲体育舞蹈节在举办之初也曾在WDSF内部引发争议。由于体育舞蹈传统深厚的地区多集中在欧洲及拉美,一些声音对在中国举办高水平舞蹈节持观望态度,认为中国的竞技水平和整体氛围仍有差距。但随着三届亚洲舞蹈节举办下来,质疑声已逐渐转为认可。这背后,中国体育舞蹈联合会与无锡市政府也持续投入大量资源,从场馆支持、技术保障到人才组织,保障了赛事的高标准运行。
米乐他说,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舞蹈界人士也在今年赛事中明显“安静了许多”。“以前很多人爱挑毛病,今年他们不说话了,开始微笑了——因为问题被解决了。”
中国选手闫棒棒/杜玉君在去年的比赛中夺冠,更让世界看到了中国舞者的实力与潜力。
“原来我参加比赛的时候,包括后面的十几年中,世界级的比赛很少看到中国选手进入最后的决赛,但是近十年来,中国体育舞蹈水平在快速提升。更让我们欣慰的是,除了竞技水平的提高,在项目普及和推广上,中国也是全世界体育舞蹈爱好者增长最快的。”郑志华说。
展望未来,这位WDSF的掌门人表示,希望无锡不要被“成为另一个谁”的想法束缚,而要坚定走出自己的路线。
“跳舞本来就是表达自己,赛事也一样。中国可以有自己的办赛模式。”(完)
发表评论